查看: 1706|回复: 0

[交流] 别让“还魂手机号”坑尽钱财隐私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5535

2372

主题

1477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UID
100
100 糖
威望
0 点
贡献
22442 点
赞助
0 (R)
宣传
0 人
买家
0 点
卖家
0 点
注册时间
2013-5-20
在线时间
4212 小时

九周年纪念勋章八周年纪念勋章七周年纪念勋章六周年纪念勋章五周年纪念勋章UID靓号勋章黑金实名勋章超级版主官方中介勋章信誉勋章珍品UID靓号神秘勋章开坛纪念勋章签到勋章超强在线风雨同舟二年风雨同舟四年彩钻勋章红钻勋章黄钻勋章蓝钻勋章绿钻勋章粉钻勋章紫钻勋章黑钻勋章

发表于 2015-10-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冰风 于 2015-10-1 10:11 编辑

别让“还魂手机号”坑尽钱财隐私旧号主隐私不保,新号主屡被骚扰…… “还魂手机号”麻烦越来越严重

旧号主钱飞了,隐私照片轻易外泄……
兴冲冲地去买个新号,可是它可能在数月前还有主人,这便是回收再利用的“还魂手机号”,业界一般称之为“二次放号”。
再启用后,新旧号主的麻烦开始了。用“二次放号”“回收手机号”“旧号码再利用”等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一搜,会看到许多新闻,几乎月月有。最新一条是9月29日浙江今日早报报道的:一女子新买了手机号,装入智能手机之后,居然发现能够登录到一个第三方支付账号里去,于是利用这个账号绑定的银行卡给自己转了4000多元人民币。原来,她买的是一个回收手机号,那个第三方支付账号是前手机号主的。这样的新闻不胜枚举,4000多元还算好的了,被盗上万者比比皆是。
在网络服务时代,手机号越来越多地绑定服务,也带来巨大隐患
除了伤财外,旧号主们还面临着隐私可被泄露的窘境。第三方支付账号里除了钱,也关联着许多个人信息,最直观的是自己甚至亲朋好友的地址电话。而在网络时代,也十分提倡云储存服务,有人的手机号便是云服务的账号,通过简单的寻回密码便可以堂而皇之地登录了。比如说,今年1月份浙江在线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位朱女士新购买了某品牌的手机和一个新号。误打误撞下,通过找回密码的方式登录进了该品牌手机里提供的“云服务”,令她吓一跳的是云端里满存着前号主的个人隐私资料,包括照片、短信、通信录等。
新号主无法绑定服务,还可能被“债主”、商家骚扰……
当然,新号主也烦。想用手机号绑定一项服务却发现此号已经用过了,无法再绑定,这样的情形让人闹心。更加痛苦的是找旧号主的骚扰电话。有的人停用手机号是因为躲债等上不得台面的原因,新号主可要被债主给“问候”了。今年4月,央广经济之声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冯女士在北京买了个135打头的手机号,结果天天被“问候”,怎么耐心解释都不行,甚至有人询问她是否和原号主结识,其涉及一起经济案件。
通过以上种种事例不难总结,“还魂手机号”的问题实在太多,而且花样百出,虐人不已。然而,由于个案一般都被当作普通民生社会新闻,散见于各媒体,不像“电信诈骗”那般夺人眼球,因此很少有系统的关注与公共讨论,最多也就是相关机构和商家提醒消费者解除绑定。可是,在手机号越来越和大家的资金安全、个人隐私联系的时代,这个问题的影响范围非常大,不得不重视了。
一位号主买到了在小广告上贴过的手机号,遭遇误停机
手机号“还魂”不可避免手机号码确实是一种有限资源,回收再利用也是个国际问题
在关于“还魂手机号”的民生社会新闻中,地方通讯公司往往会表示无奈——手机号码资源是有限的,手机用户越来越多,号码资源越来越紧缺,十分需要回收再利用。此话不假。电话号码不是一串普通的数字,是不能胡来的,需要向国际电信组织等相关机构取得授权,并受其标准的约束。不能贸然地把13位数升为14位数,这会涉及到巨大的社会成本。号码用起来非常快,尤其是到了3G、4G时代,上网卡也是需要号码的,所以专业人士很担心不够用了。以中国香港为例,在2008年的时候,香港电讯管理局表示担忧8位数的电话号码按照当时的趋势在7年以后用完,因此打算向囤积闲置号码的运营商加收费用。总之,电信号码资源被认为是一种有限的国家资源,而各大运营商需要得到电信主管部门的批准和管束。
3G、4G时代,手机号码越来越紧缺
目前缺少我国回收利用号码的公开统计资料,不过倒是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官方数据是每年大概有3700万“新手机号”是回收再利用号。影响之大,可见一斑。举个小小的花边新闻例子,2007年,美国媒体曾报道过,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位女学生竟然买到个神奇的回收号码,前主人是名媛帕丽丝·希尔顿。看来,谁都有可能一不小心“中奖”了。

可给电信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却是可以尽力防治的运营商不能把自己当作国有资源的管理者,而应该当消费者的服务商
是的,手机号码资源有限,再利用不可避免。然而,“还魂手机号”的麻烦却绝对有运营商的责任。
最主要的是号码回收和再利用的间隔期问题。倘若不去一个个打服务电话或者上网查,大家很难弄清楚到底欠费停机多久会被销号、放号。原来,各地的运营商规定不同。钱江晚报今年1月的报道《一个弃用手机号会出卖所有隐私 注销手机号请解除所有绑定》中,记者咨询了三大运营商客服,移动表示欠费60天销号,之后投入市场;电信公司表示,普通的手机号码销号三个月后会重新投入市场,如果是合约机,欠费三个月将强制销号,再过三个月后才会重新投放市场;而联通的号码,销户需事先预约,满31天后才算正式销号,何时重新投放市场也没有具体规定。共同的是“三家运营商均表示,现在号码资源越来越紧张,以后号码被重新出售的间隔时间只会越来越短。”短暂的间隔自然让旧号主以及旧号主的联系者们缺乏反应时间。而与大陆不同,我国台湾地区是有统一规则的,欠费6个月号码回收,回收后的号码在2—3个月之后才会另行配用。
回收号再次放号越快,新号主被骚扰的可能越大
手机号是国家资源,通过运营商之手租用到普通用户手中,然而运营商也不能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只考虑号码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不理会给消费者带来的麻烦。如此混乱之下,确实应该学习台湾地区的做法,规定一个统一的冷冻期,结束各自为政、时间间隔越来越小的局面。而在号码的冷冻期,便可以同时给那些拨打此号码的人发出该号码已经吊销并回收的音讯,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号主可能遭受的骚扰。另有一些熟悉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人士提出,应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在购买号码的时候就明确这是一个回收号码,让消费者进行选择。虽然不是国际惯例,却也值得参考。因为一些地方把旧号当新号卖,是十分注重旧号的“翻新”工作的,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减少对新号主干扰。然而,中国大陆相反,甚至发生过“还魂手机号”以前的增值服务没取消,资费带到新号的情况。
同时,过于依靠手机号码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确实该有所作为,而这需要运营商的配合
美国也是一个“还魂手机号”大国。美国的电信消费者保护最看重的是反骚扰,不取得号主的同意就打各种推销电话是不行的。可尴尬在,前号主可能确实在商家留了电话并表示了同意,而商家并没有及时地得到销号信息,那么新号主就被打扰了。相关法律可没有界定是取得哪个号主的同意。官司不断。到了今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也坐不住了,在电信消费者保护的法规里加了一条,大意是——商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骚扰”消费者一次后,一旦被告知换号了,便不能再行联系,否则就违法了。不难看出,这样的条款非常偏向个体消费者的。
许多登记都还没来得及变更,号码可能就换主人了
中国国内情况复杂多了,如前文所言,除了对新号主的骚扰而外,更重要的是旧号主的财产、隐私的安全问题。因为太多的重要网络服务过分倚重于手机号的绑定了。尽管和美国的情况不同,依然可以借鉴其消费者保护的思维。消费者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及时主动解除绑定。最好的办法是电信运营商和重要服务提供商之间保持沟通,前者定期向后者提供“还魂手机号”名单,后者解除绑定。这样做当然会增加很多成本和功夫,不过却是最能够保护普通消费者利益的。而现在手机绑定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甚至消费者自己都不能记起来,一个个去松绑效率太过低下,所以需要圈定重点服务商的范围并确定他们的责任。当然,对于骚扰电话、推销电话来说,可以直接学习美国最新的规定。
在这个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设立的网站上,消费者们可以通过注册和投诉来规避骚扰电话,违反的公司要被罚
电信消费者自身也应该意识到 “还魂手机号”是个大问题
消费者也是需要被教育的。前文提到的隐私照片被泄露的案例里,旧号主不光是忘记解除绑定,同时还在继续使用云储存账户,以至于新号主登录进去的时候看到不少最新的照片。而综合以往的许多案例,一些电信消费者甚至不知道手机号码回收之后会再次被售卖,或者会很快被卖,因此大而化之地不管不顾。对于此,不管电信运营商还是网络服务提供商都应该尽到更多的提醒义务。当然,公共舆论空间对于“还魂手机号”的关注和讨论也非常重要,否则许多电信消费者还是云里雾里,不“掉进坑”还不知道问题有多严重。


结语
             一方面,号码资源越来越紧张,“还魂手机号”会越来越普遍;另一方面,网络服务越来越多,绑定手机号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对于“还魂手机号”无法再视而不见,那么,就应该以电信消费者的利益为先。

来源: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3299.html


企鹅:12399099  敲门暗号:RY
备用:123  
如意会员群:12388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